品牌几何

微信订阅号

知识经济能否变现?

品牌几何编辑部:知乎、得到、分答…随着知识经济的风口越撕越大,我们都很好奇,这座高峰要如何被攻下。

今天分享安索帕集团公司费芮互动创始人&CEO蒋美兰女士的观点,她被业界誉为“移动营销女王”,曾打造优衣库、蔡康永CAI女鞋等经典Social Campaign,并总结移动营销的5大关键词:自传播、方便性、链接购买、O2O、SCRM。她的解读或将使我们对知识经济的理解更为透彻。

640.webp (10)

2001年,我来到上海工作,当时的襄阳路服装市场正酣,在那个观光胜地里,“A货”充斥整个市场,能够被做出A货的品牌,代表你是上档次的品牌。

640.webp (11)

插画:Addy Huang

被模仿,成为这些品牌既无奈又怀着骄傲的回忆。

生活形态的轮替,让原来的襄阳路市场变成了高档的购物中心,现今的上海,A货几乎成了历史名词。而在追逐眼睛看得见、身上能拼比的装备时,智慧财产权也受到重视,人们开始愿意为无法一眼看出改变,却能够植入脑中的知识付费。

知识经济的潮流正在翻转这个世界

【分答】创造的分润模式曾让人惊艳;【喜马拉雅】颠覆了传统广播电台作风;【在行】平台还在验证着达人模式是否成熟;【知乎】【知乎live】开始布局自己的知识付费之路;【钛媒体】开始运用专业版内容打造会员平台;【得到】则后来居上火了起来。最让自媒体从业者津津乐道的则是【同道大叔】套现1.78亿,“李叫兽“被收购后,李靖(李叫兽)本人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(25岁)。这波知识经济的潮流来得凶猛,让每个自媒体从业者都跃跃欲试;但是否真的能为内容创造者带来财富呢?

作为“个人“需要关注的3件事

1
 名号响亮胜过一切

如果你只是一个代笔者,受雇于某家内容运营商,就算你写出再多10万+的佳作,也难以转换成变现的等同品。但,如果你想让别人愿意为你提供的知识付费,名号绝对是必须的。你要让人记得你是谁!俗气,但必须。与直播平台不同,不需要你的妖娆或帅气,但需要你的硬实力。

当然,有名气不等于是变现保证,但没名气却保证变不了现。

2
勤奋是绝对必须的

要享有盛名,文笔好只是基本款,“勤奋”则是必须的手段。这是每天诞生无数新信息的年代,只靠一篇文章的成功,绝对无法持续占据高峰。所有知名的内容创造者,也必定是勤奋的内容产出者。数量或许不能代表一切,但是,不断更新信息,才能在碎片时代抓住更多热点和机会,在不同时间段、平台,获得关注。

3
不是成为达人,而是成为专业人士

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:“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,既不是天赋,也不是经验,而是‘刻意练习’的程度。”或许你懂很多事情,你是某个领域的达人,但不代表你能将知识转换成撼动人心的文章或音频。你必须成为“专业人士“。你或许需要有天赋,但你的“刻意练习”时间,才是决定你是否能够成为专业人士的关键。

知识经济的7 个获利模式

都说希望变现,究竟如何变现?目前可变现的主要形态有:

1. 打赏:个人自媒体,公众账号,微博等,在诸多社交平台上,都设有对文章的“赞赏”功能。

2. 软文:运用自身账号为赞助商撰写文章。

3. 线下活动:透过线下见面的安排,与大V们的见面、请益,或是组织培训、演讲等活动。

4. 订阅:类似【得到】、【知乎L i ve】、【喜马拉雅FM】等模式,用户挑选自己喜爱的“专业人士“频道,透过付费,收听(或收看、阅读)这些专业人士的分享。平台从中取得分成。

5. 会员制:【钛媒体】专业版。

6. 分润:【分答】模式,对大V付费提出问题,其他人可以花少许金额偷听大V给出的答案,平台方则在三端抽取手续费。属于Everybody Happy的“各取所需“模式。过去聚焦在娱乐属性,瞄准人们八卦的心态,从而获得关注;曾经瞬间崛起,一度关闭平台重整,在复出转换成达人模式后,关注度也下降许多。

7. 被收购:【李叫兽】、【同道大叔】,令人钦羡的两位90后,从此进入财务自由的行列。而通过直接取得优质内容来增加平台黏度,也是BAT未来的攻势。据报导,腾讯宣布给内容创作者提供12亿的资金扶持。而在去年9月,百度和今日头条各投10亿成立内容扶持基金,用于扶持优质内容创业者。

知识平台的付费模式又有哪几种模式?

1:用户付费给平台(而非直接付给内容创造者),以会员制模式较多,如【钛媒体】的专业版,或是直接付费给作者,如微信自媒体的打赏模式。

640.webp (12)

2:用户直接付费给作者,平台抽取手续费。如【得到】的订阅模式。

640.webp (13)

3:用户不付费,赞助商将费用付给作者。如软文合作模式;作者写一篇文章,目前最常见的方式,是以Story叙事模式,降低读者的防备心后,到最后才发现是赞助商的广告。

640.webp (14)

平台与知识经济的关联

就目前的发展态势观察,纯做平台,只作为受众与内容创造者间的接口,这样的模式求的是用户量及内容制造者的最大化,如【喜马拉雅FM】,但是,这样的模式难以造就价值最大化。参差不齐的受众水平,夹杂着各式商家的广告宣传,足以让移动端显得臃肿不堪。【得到】选择了事先筛选专业人士的模式,目前推荐出来的专业人士,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。也较容易获取用户的支持。目前可以算是知识经济变现的成功案例。

“听”跟“说”将是未来最有利的传播工具

在传播的手法上,这一波的知识经济风潮,瞄准了“听”。

通过文字跟视频,已经成熟地发挥了人类感官“看”的功能,当然,也需要增加手指“点”的动作;这个可以切换不同屏幕的阅读模式,是移动端一直以来受到重视的手法。但是,能够释放双手的“听”,已经卷土重来!对于新知识的获取模式,不论是早晨在家中忙乱地准备上班时,或是拥堵的交通通勤路上,甚至是就寝前,运用“听”的模式,非常符合这个可以一心二用的年代。毕竟,“时间”,才是未来的主战场。

这个风潮下,“声优”将是另一个可以被扩大孵化的行业。“说得好”的功力,绝对不亚于“排版好”!

另一个转化传播的对应模式,将是“说”。可以预见将大量发展的商品会是:语音助手。

Amazon的Echo、Google Home,这一类型的语音助手,正在欧美地区萌芽,作为硬件的入口,正串联着超过7000种后台应用(初期发售时只有23种应用),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模式。是否可以从中看到当初智能手机发展时的状况?手机只是硬件,每一个人的手机,通过不同的App应用,而产生不同的功能。

回到家后,用“说”的,就将是另一个重要的平台入口。连手机都不用拿起来,也不用点选,只要对着你的语音助手,用“说”的,就可以开启你在家中的一切互动。例如你可以说:“罗胖子,开讲!”(纯属YY,不用当真)

针对中文的语音助手,中国当然不会缺席,华为已经汇聚了百人的团队,全心钻研这个未来将改变我们生活模式的“新玩意”。

 小 结 

知识经济的模式绝对可以变现。靠的不是嘴皮子,而是洞察的硬实力+ 勤奋的劳动力。专业人士更有机会能在这波风潮中胜出;如果不想只做一个跟随者,你需要更加关注未来沟通模式的转变。

 文 ✎ 蒋美兰 

 来源 ✎ 中国广告杂志(ID:chinaadvertising)

640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牌几何 » 知识经济能否变现?

0
分享到: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