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几何

微信订阅号

「品牌师」算法时代的洞察思维

文&声:曹成

品牌几何创始人

本文未经允许你不得转载,一旦发现一律视为侵权

科学发展到了今天,为什么就不能发明一种超级营销公式?这边输入目的和预算,公式就会计算出所有环节和细节,然后把结果运算出来,我们只要照着做就好了。

可是,没有这种公式,也不可能有,因为市场不是纯理性的,经济学家凯恩斯也说人们甚至企业家有“动物精神”,有很多经济行为受动物精神的支配,也会失去理智,感性冲动做事;况且社会是有亿万个体构成,更加如同潮汐的海洋涌动,无法预测和难以驾驭。

或者我们进一步想象,如果真的有了这种公式,大家会都来买,都这样的话又会如何?就像大家都有了终极毁灭的原子弹,谁都不能随意使用,否则将带来世界的终极毁灭。的确有点想的太多了……

“有朋友说Consumer Insight是一个还没真正做到就被过度炒作到让人厌倦的词,但能成功对用户做标签化运营,能从标签生成创意,就已经打开了跳跃式增长的可能,而这种跳跃是其他手段无法带来的。”

洞察这个词被用滥了吗?

如果你是一个品牌顾问,你怎么看这个观点?如果你从一个市场总监的角度或者一个销售总监的角度呢?角度不同,看问题的方式就不同,结论也不同。所以我们看到洞察这个词,应该首先想想立场。

 

如果是纯粹的电子商务,或者单纯的贸易和交易,我们会更加认同上面开头的那句话,可是你销售的毕竟是产品和服务,不是空气,产品和服务的概念产生,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可以用标签计算否?

世界又不可能仅仅剩下算法,世界还有人性。人的复杂,在于存在连自己和科学家都无法研究彻底的地方;这种复杂还会随着场景和规模发生变化。我们面对来自人性的复杂超越一切。我们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,我们仍然需要更深的了解人类,需要剖析心理,需要了解在人们处理一些购买消费行为的来龙去脉,我们需要洞察。

洞察是什么?洞察就是把事情看透,表达就是把事情说透,运营就是把事情做透。从这里来看,这个范围是相当大的。Insight,从词语本身来看,也是这种走进去,得到一个感知的意思。

image.png

 

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「品牌师」课程

微信图片_20190730110742

扫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会员权益哦~

微信图片_20190730110737

 

 

 

 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牌几何 » 「品牌师」算法时代的洞察思维

0
分享到:

评论 抢沙发

评论前必须登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