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记者这个行业里有一个说法叫没有新的故事,只有新的记者。这句话可以理解为,日光之下无新事,但有角度不同的各异思路。
而这也就是“二手故事”的核心思想之一。但这里面有个误区要注意,不是洗稿、不是翻写。而是找到不同角度,进一步让故事延续和延展出新故事。
事情总是没那么简单
我们看到的很多故事,其实也是创作者挑选了一个角度去诠释的,而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,或者不止一种线程。
就是需要我们采用向外辐射的方法。去推断这个事件背后是否有影响更广,意义更大的事件。
总结下来就是问两个问题。
1. 造成这个具体原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这个原因或明,或暗,或不和以往的常理。这里面就产生了创作的空间,越不寻常空间越大。
2. 造成这个事件的原因,是否对一个地方,或者一个人,一群人产生了影响,产生了什么影响。
举个例子:当你看到期货市场中,铁矿石价格大涨。这个事件引人关注,逐渐发酵。但“二手故事”创作者回去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,有没有隐情。是生产厂家限产、海运出问题、需求量增加了、产地出问题或者政策问题,这里面就有文章。
没有哪件事是完全独立的。
综合法就是一个地区,一群人,发生的很多事情的共性挖掘。
这需要高度的提炼能力,和丰富阅历。我们可以描述成,警察叔叔查案时,会数案并案调查。雪崩时,没有一篇雪花是无辜的。这种方法就是每片雪花告诉你,他们将会雪崩。
举个例子:儿童癫痫症、逃学和小偷小摸之间有什么令人担忧的共同点?或许青少年对电子游戏的沉溺会与这些现象有关。
日本动漫常用的一种方法,一个故事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,结合时间线去重新演绎一个新的故事出来。这种方法往往能出现比原本故事更吸引人、更深度的内容。
举个例子:《复仇者联盟4》,出一个奇异博士为主视角的《复联4》版本,反正我会买票的。
但很多时候等你按照上述方法去设计一个故事时,还是会发现有人比你快(他们可能都看了这篇文章,科科)怎么办。
接下来,就是黑匣子的部分了。
一个创作者见真章的时候
很多创作者都从大处着眼,但真正创造出好故事的人,都是细节微雕师,你看看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、《百年孤独》、《红楼梦》等很多著作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:当你要创作时,需要具备一些优秀小说的价值特征,细节之处带来的矛盾冲突、许多戏剧性的情节、神秘色彩和人性化等等。
或者你还有一种弯道超车的方法,悍跳预言家。
在创作时最有用的工具之一,一个故事或者事件的发展通常,分三个阶段。
1.发生:某件事情开始发生,可能非常具体,但也可能是一种微妙的潮流,或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向。
2.影响:随着事情的发展,它开始给人、地方和/或机构带来具体的影响。他们感到了它的影响,可能是好的,也可能是坏的。
3.反作用:随着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,越来越强大,那些被影响的对象可能试图延缓、中止、扭转、减轻或者推进这些影响。
当大家都把目光放在故事的发展主线上时,或者会造成的影响时,你还可以跳过整个过程,直接转移到反作用上。但这里面需要你本身有很好的视角和领悟能力,和对你想讲的故事内容的专业把控。这样哪怕接触故事比别人晚,也能够开拓出新的领域。

前不久,拥有近600万粉丝的自媒体情感大号“HUGO”显示“该账号已注销”,旗下自媒体“青年鉴定局”也显示已注销。
这就是我最想说的,不要撒狗血,做个人吧!不管是咪蒙、HUGO还是UC震惊部这号人物,技术上都是很有水平的创作者。但一味的使用技巧创作,会出事的。因为本质上人们就不需要这些虚假的内容,所以请真一点,做一个真实的“人”去感受故事,描述故事。做个人去发现真实的故事,真实的Insight。
最后祝大家笔下有春秋。
更多内容欢迎扫码关注「走心故事坊」课程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品牌几何 » 「走心故事坊」连故事都有二手的?
评论前必须登录!
注册